您现在的位置:主页>煲汤羹粥>煲汤菜谱> 文章正文

专家称江豚人工繁殖困难 15年后可能灭绝(组图)

□ 小吃中国网     更新时间:2011-03-31

  长江豚殇

  江豚会否重演白鳍豚悲剧?

  ●白鳍豚是生活在中国长江流域的特有淡水豚类,和亚马孙河的亚河豚、巴基斯坦的印河豚、印度恒河豚同为四大淡水豚。2002年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琪琪”离世后,再无白鳍豚被发现,科学家宣告其“功能性灭绝”。     

  ●长江里的江豚,只在这条水系上分布,是中国的特有亚种,如今数量可能仅剩1000余只,以每年5%-10%的速度减少,或在15年后消失。

  今年1月初,南京长江大桥附近出现了十来只浮出水面的江豚黑黝黝的背脊,立刻成为广泛传播的新闻事件。人们冀望这是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回升的景象,而科学家监测的数字却是如此冰冷--这一物种正以每年5%- 10%的速度减少。

  长江淡水豚的生存状况是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继“功能性灭绝”的白鳍豚之后,它的近亲江豚又陷入了危机。

  武汉光谷是正在崛起的科技CBD,在这座正在大兴土木的城市东南郊区,一块发黄变旧的指示牌“白鳍豚馆”———指向一条略显荒芜的小路,快走到尽头转弯处,能看到蓝白相间稍带现代气息的建筑群,三只嬉戏的白鳍豚塑像相互缠绕指向天空。

  这是中国唯一的白鳍豚馆,但馆中已无白鳍豚。2002年,世界上唯一人工饲养的白鳍豚“琪琪”在这里孤独离世。近10年过去了,人们甚至没能在长江里再发现它的同类。豚类学家宣告白鳍豚“功能性灭绝”(50年之后若再无发现才能宣告此物种灭绝),但白鳍豚馆不愿更名,仍固执地保留着原来的名字。

  “琪琪”生活过的地方,如今饲养着5只长江江豚,科学家们正在对它们的生活习性进行研究,期望这个物种能在人的保护下延续。江豚是白鳍豚的近亲,两者都进化上千万年,处于食物链顶端,没有自然的天敌,它们的逐渐减少甚至灭绝,只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

  按照中科院水生所豚类监测网的数据,江豚正在以每年5%-10%的速度减少。目前,长江江豚可能仅剩1000余只,或许15年之后,我们便很难在自然江湖中与它再见。

  唯一的“琪琪”

  第一只人工饲养成功的白鳍豚,也是最后一只

  淡水豚的保护是从白鳍豚开始的,但随着“最后的白鳍豚”“琪琪”的去世,一切似乎已黯淡下去。白鳍豚馆逐渐淡出公众视野,挂在门口的馆名已发黄,馆中空余“琪琪”和“珍珍”发黑的标本,还有“琪琪”在1岁时被捕获的黑白相片。

  琪琪是一头雄豚,享年22岁,相当于活到了人的80多岁。它是第一只人工饲养成功的白鳍豚,也是最后一只。

  白鳍豚是生活在中国长江流域的特有淡水豚类,和亚马孙河的亚河豚、巴基斯坦的印河豚、印度恒河豚同为四大淡水豚。这一物种在中国土生土长,国人对它的认识,却恰如流星一瞥,还未看清,已不能挽留。

  中国对长江淡水豚的研究,始自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中国对外开放,一些外国科学家给中国政府写信,希望研究长江里的白鳍豚。中科院水生研究所研究员王丁,现在是该所鲸类保护生物学学科组带头人,他回忆说,当国务院问中科院有没有白鳍豚的资料,才发现国内科学界对这个物种知之甚少。白鳍豚研究课题组因此成立,由原来研究鱼类的陈佩薰担任课题组组长,一切几乎是从头开始。

  1980年1月,1岁多的幼豚“琪琪”来到了研究所。它在被捕获的时候还受了伤。最开始,人们连“琪琪”喜欢吃什么都不知道,试着喂它吃肉吃菜吃鱼,最后才知道它只吃鱼。这时候,生活在自然环境里的白鳍豚还有200余头。科学家们开始设想,为“琪琪”寻找女朋友,让它们在人工环境下自然繁殖;如果有可能,还要在长江里找到更多的白鳍豚,把它们分别保护起来。

  物种保护,国际上公认有三种办法,王丁说,一种是通过保护它生存的生态系统,让它在自然环境下继续存在,这叫做“原址保护”(如保护长江);一种是把物种迁徙到一个更适合它的环境,这叫“迁地保护”,属于在半自然状态下的保护(如选址湖北石首天鹅洲作为白鳍豚国家自然保护区);第三种,则是通过“人工繁殖”的方法来延续物种。

  该不该迁址

  国外科学家建议首选原址保护白鳍豚,中国学者倾向于首选迁地保护

  在抢救白鳍豚的20年里,科学家们对这三种方法都有所尝试。

  在“琪琪”被找到的几年后,人们又在长江里找到一雌一雄两头白鳍豚。“珍珍”就是那头雌豚,那时候她还没有成年,科学家们希望她长大,然后成为“琪琪”的伴侣。但独处一室的“琪琪”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同类,最初,它并不愿意理会“珍珍”,喂养“琪琪”的老师说,偶尔还能在“琪琪”身上发现被“珍珍”咬伤的痕迹。

  更遗憾的是,“珍珍”未到性成熟,就因肺炎去世了。“当时的饲养条件不好,是露天水池”,王丁说,“‘珍珍’去世之后,为了改善白鳍豚的生存条件,才为‘琪琪’修建了白鳍豚馆”。但从此以后,科学家们再也没有发现新的白鳍豚,和“珍珍”一起捕获的雄豚,也早已离世。“琪琪”在孤独中慢慢变老,它在直径20来米的水池里不停打转,不断地用声纳系统呼唤同伴,有时甚至撞得头破血流。最终,它没有等到新伙伴。

  “琪琪”的去世,和白鳍豚在长江里“永远”消失,最终成为国人难以化解的一个遗憾,特别是“琪琪”在水池中孤单的身影,成为长江的一个符号。

  直到现在,科学家们仍然扼腕叹息,在白鳍豚的保护中,还有很多个如果。假如“珍珍”没有夭折,假如天鹅洲放养的那只雌豚没有意外死亡,那么白鳍豚是否还能在世界上多留存一段时间?至少,“琪琪”不会孤独终老?

  “如果早一点尽可能把长江里的白鳍豚找到,迁到天鹅洲保护区,或许白鳍豚还能保留下来”,王丁回顾上世纪80年代的经历,提起了曾经的“白鳍豚原址保护和迁地保护之争”。当时,国外科学家的建议是首选原址保护,他们主要担忧天鹅洲故道是否有充足食物,白鳍豚是否会和已经存在的江豚产生种群竞争,但中国的学者比较倾向于首选迁地保护,也就是在某些特殊河段设立自然保护区。

  1995年,放养到天鹅洲的雌豚,还没来得及命名,就在一次洪水后触网而死,更弱化了迁地保护的可行性。直到2001年,国内外专家才终于统一了思想,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可能在长江里寻找更多的白鳍豚,放进天鹅洲和科研机构进行迁地保护或者研究。

  “事实证明迁地保护比原址保护更可靠”,王丁说,“白鳍豚所在的生态环境实际已经很难保护,长江很难控制,干扰越来越大”。

  但2001年之后,科学家们再也没有找到白鳍豚,2002年,唯一的白鳍豚“琪琪”也去世了。

  这意味着,人类对白鳍豚的研究,从零开始,随着白鳍豚的功能性灭亡,又归于零。

  近30年来,许多中国孩子保护自然意识的最初形成,从了解白鳍豚“琪琪”开始。课外读物里多半会提到,它是人类喂养的唯一一头白鳍豚,“水中大熊猫”,甚至比熊猫还罕有。它是大型哺乳动物,在水中以鱼为食,它和同类的消失,主要和越来越频繁的人类水下活动有关,诸如航运、电捕鱼、挖沙等作业。

  上世纪80年代,在白鳍豚仅剩200多只的情况下,能投入多少人力进行抢救性捕捞,已经是无法回头的历史。而另一个事实是,上世纪最后20年,各种充电带网的现代化捕鱼手段方兴未艾,此外,经济建设速度带动了对廉价建筑原料河沙的需求,长江干流挖沙并未禁止。在航运和挖沙船的干扰之下,幼年必须依赖母乳才能生存的白鳍豚,数量遂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1998年《环境导报》有文章记载,农业部渔业局组织长江下游六省市几百位渔政和科技人员对从宜昌到上海近2000公里的江段同步考察,仅发现21只白鳍豚。渐渐地,这种嘴部狭长、皮肤光滑细腻的生物不再现身,它可能成为了第一种因为人类活动而灭绝的豚类。

上一页12下一页

网友互动 - 评论内容与小吃中国网立场无关

欢迎分享您的心得,感谢您的参与!

  • 用 户 名: 密 码: 匿名评论
  • 评论内容: